“一片降幡出石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片降幡出石头”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一片降幡出石头”的上一句是:千寻铁锁沈江底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唐朝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词解读

西塞山怀古翻译、赏析和诗意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

??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

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

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

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

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

陷。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ī sài shān huái gǔ
西塞山怀古

wáng jùn lóu chuán xià yì zhōu, jīn líng wáng qì àn rán shōu.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qiān xún tiě suǒ shěn jiāng dǐ, yī piàn jiàng fān chū shí tou.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rén shì jǐ huí shāng wǎng shì? shān xíng yī jiù zhěn hán liú.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cóng jīn sì hǎi wéi jiā rì, gù lěi xiāo xiāo lú dí qiū.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