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松檐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晚坐松檐下”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宿竹阁》
“晚坐松檐下”是诗词宿竹阁的第一句
“晚坐松檐下”的下一句是:宵眠竹阁间
"晚坐松檐下"平仄韵脚
拼音:wǎn zuò sōng yán xià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宿竹阁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诗词解读
宿竹阁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竹阁》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晚上坐在松树檐下,
夜晚在竹阁间入眠。
清净的心灵需要服用药物,
幽静的孤独抵达归山的道路。
技巧未能胜过拙朴,
忙碌无法及得到闲适。
无需劳苦修行道德,
这里就是通往玄妙的门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竹阁中度过的一个夜晚。诗人坐在松树檐下,感受着夜晚的宁静,进入竹阁休息。他提到了清虚服药,这可以理解为他在追求精神上的纯净和平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孤独的接受和对归山归隐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技巧和忙碌都无法超越朴素和闲适的境界。最后,诗人表示修道并非需要费力劳心,而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能找到通往玄妙境界的门径。
赏析:
《宿竹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松树和竹子都是具有高雅品性和坚韧精神的象征,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忙碌和拙朴的对比,呼唤人们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强调清净和宁静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诗词中渗透着隐逸思想,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山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白居易清新淡雅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