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皓月照禅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清池皓月照禅心”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题璿公山池》

“清池皓月照禅心”的下一句是:指挥如意天花落

题璿公山池

李颀 唐朝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诗词解读

题璿公山池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璿公山池》

遁迹庐山岑,

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

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

惟馀玄度得相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僧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他在庐山的岑峰间,找到了一个幽静的禅室,他的思绪所到之处,都是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安宁。他在山间观赏孤峰和片石的景色,夜晚清池中皓月的照耀更是映照出他的禅修心境。他自由自在地指挥如意,彷佛天花从天而降,他可以坐卧于闲房之中,在春草茂盛的地方静下心来。在这个清净的境地中,他不再被俗世的纷扰所影响,只有玄妙的境界才能与他相互理解交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宁静景观,表达了主题思想是隐居寻求内心平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姿态,以及僧人自由自在的心态和禅修境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理解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表现了大自然的静谧和人的安逸,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的宁静传递给读者。此诗运用了清新淡雅的描写手法,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展示了唐代僧人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颀 (共125首诗)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