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霜犹自剉花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轻霜犹自剉花枝”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春日》

“轻霜犹自剉花枝”的上一句是:重雾已应吞海色

“轻霜犹自剉花枝”的下一句是:此时野客因花醉

春日

方干 唐朝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

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诗词解读

春日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日》

春天来了春天又去,

太阳升高意味着该睡觉了。

虽然细雨催促芦笋生长,

但是东风却用柳丝染色。

浓雾已经吞噬了大海的颜色,

轻霜仍然削弱了花朵的娇嫩。

这个时候,野外的客人可能已经因花而醉,

醉倒在花丛中应该一无所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从来到到离去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春天常常来得匆忙,但又会悄然离去,如同人们的生活一样,忙碌而短暂。太阳升高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感到疲倦,想要休息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以细雨催促芦笋生长和东风染色柳丝两个意象,表达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细雨催促芦笋生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东风染色柳丝,则展现了春天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再下一句以浓雾吞噬海色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浓雾笼罩下大自然的神秘氛围;而后一句以轻霜削弱花朵娇嫩的景象,描述了春天的微寒和花朵的脆弱。

最后两句以野外的客人可能因花而醉,醉倒在花丛中却一无所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迷恋和沉迷。

整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变幻多样和生机盎然的特点,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同时,诗中的春天也折射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无常,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方干 (共326首诗)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