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清近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晚风清近壑”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长柳》

长柳

王勃 唐朝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诗词解读

长柳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长柳》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悠然自得和舒心愉悦的心境。诗中的长柳是景物的象征,通过描绘晨晚两个时段不同的景色以及与此相伴的童子和老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来解愁的心境。

诗意:

清晨出发,踏上崎岖山路,犯过山间的烟雾弥漫之处;傍晚歇息,停留在临近云山的地方。晚风轻柔地吹拂着山谷,新月透过澄澈的湖水映照着,郊野中的童子高声唱歌着向家归去,渔父老者悠然地垂钓着回来。在这个旅途中,没有机会与过往的友人相见,但我能够因为对这片山水之间的愉悦而释放出忧愁的神采。

赏析: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展现旅行中的愉悦心情。整首诗围绕着作者的旅行经历,以及在旅途中所看到和体验到的各种景色和人物。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和沮丧,但同时通过描绘晚风与新月的美景,以及童子与老人的生活情景,为整首诗注入了宁静和欣慰的氛围。

诗中的长柳是整首诗的象征意象.长柳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在此处代表着作者的心态。长柳绿荫下,可以御风拂面,给予旅行者清凉和舒适,从而帮助作者解愁。

整首诗情感平缓,语言简练,篇幅不长却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与人物的活动,以及作者内心的变化。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通过观赏大自然美景来宣泄内心苦闷的状态。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宁静和愉悦,也能够引发读者对自然美景的思考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王勃 (共76首诗)

初唐四杰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诗句推荐